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題:增進民生福祉,提人民生活品質——在深刻領會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中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之民生篇
新華社記者劉開雄、劉羽佳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:“堅持在發展中和改善民生,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,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
新時代10年,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在幼有所育、學有所教、勞有所得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,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。
新征程上,我們要采取更多惠民生、暖民心舉措,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,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,提公共服務水平,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,扎實推進共同富裕。
多措并舉惠民生
11月初,一場線上直播帶崗在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朱剪爐街道杏林社區舉行。社區與人力資源企業合作,在一小時的直播里,為居民介紹了8家企業的招聘崗位及福利待遇,吸引百余名轄區居民在線投遞簡歷。
“這個活動太好了,我兒子正愁找工作的事,社區就把工作機會‘送’到身邊,不出家門就能找。”社區居民肖作良說。
就業是基本的民生,穩就業就是保民生。
社區工廠家庭工坊帶動就業、校企聯合技能培訓提升就業、鎮村勞務公司轉移就業、返鄉能人創業就業……豐富的實踐助力實現更充分更質量就業,10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.3億人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,強化就業優先政策,健全就業促進機制,促進質量充分就業。
在吉林,省內校的黨委書記和校長帶頭開拓就業市場;在天津西青區,當地人社局駐村的“就業紅娘”為企業和求職者提供“點單”服務;在浙江,政府搭臺牽線省內外職業院校和用工企業,對接用工需求,共同推動合作常態化……不同的方式,共同的目的:不僅要解當下就業難題,更要形成長效機制。
治國有常,利民為本。
2021年底,國家醫保談判代表將每針70萬元的天價藥砍到3.3萬元,引發廣泛熱議。事實上,這已經不是次“靈魂砍價”,醫保談判代表的每次砍價都能推動不少藥價達到“低”,為國內廣大患者帶來福音。
“國家隊”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,帶動多個省份啟動省或跨省聯動集采。截至2022年7月底,已開展的7批集采中選藥品平均降價過了50%,兩批耗材集采平均降價過80%,累計降低百姓用藥負擔約3000億元。
公立醫院改革、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、全國醫保用藥范圍基本統一……這10年,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,藥價降了、看病方便了、健康更有了。
從“以治病為中心”轉向“以人民健康為中心”,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,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。
山西省介休市醫療集團院長樊金榮說,黨的二十大報告給大家吃下了定心丸。未來將繼續一手抓公立醫院質量發展,解決人民群眾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,一手抓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,讓人民群眾“少得病、不得病”。
社保體系更有力
“請問能幫忙買盒藥送來嗎?”“我想訂份午餐,一葷一素兩個菜。”河北省青縣城區有一個智慧養老服務中心,開設服務老人的電話,工作人員常接到老人打來的求助電話。
近年來,青縣投運農村“孝老食堂”70家,為農村困難、居老人提供助餐服務,受益老人達5000余人。當地還探索出“公辦養老打基礎、社會養老促提升、社區養老全覆蓋、農村養老保兜底”的養老服務體系,打造群眾身邊的“養老院”。
兜底線、織密網、建機制,在過去10年間,我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.4億人,基本醫療體系覆蓋人口過13.6億,建成了規模的社會體系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健全覆蓋全民、統籌城鄉、公平統一、安全規范、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體系。
健全農民工、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參加社會制度;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;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……
“社保制度安全、規范運行,才能為人民群眾提供穩定預期和充分,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。”中國社會學會會長鄭功成表示,要把更多人納入社會體系,進一步提水平,織密社會安全網。
住房是民生之要。
告別過去低矮的土坯房,不用再承受“屋外大雨、屋內小雨”,云南省劍川縣老君山鎮新生村的白族村民趙世華2019年搬進了自己的新房:廚房、水廁、浴室一應俱全,液晶電視、茶幾、沙發布置妥當。
這得益于地方政府提供的危房改造補助資金。2015年以來,新生村全村586戶,其中307戶在政府補助下住進安居房。“我們趕上了好時候,黨的政策好,有機會蓋新房,過好日子。”新生村的老人們都不禁感慨。
10年來,我國建設各類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萬套,低保、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定位,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、多渠道、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。
遼寧沈陽市引導房企將滯銷公寓轉化為性租賃住房;上海城投集團發布自有租賃住房品牌,整體租賃、集中管理;中國建設銀行成立住房租賃基金,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發展住房租賃……
“我們也是在‘摸著石頭過河’。如果這條路蹚通了,未來能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,住房租賃的市場化格局才能真正形成。”建信住房租賃基金籌備組組長孫慶文說。
美好生活更可期
對于家住重慶市江北區的孫萍來說,鶯花巷幼兒園的設立讓她家3歲多的二寶恬恬終于能在家門口上學。2021年,當地政府從開發商手中回購場地,投入財政資金標準建設了公辦的鶯花巷幼兒園。在這里,各項設施一應俱全,每月的保教費只有五六百元。
幼有所育、學有所教,不僅是群眾急難愁盼的現實問題,還事關落實優化人口發展戰略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黨中央著眼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全局,積穩妥推進生育政策調整完善,實現了人口生育政策的歷史性轉折,取得了積成果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優化人口發展戰略,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,降低生育、養育、教育成本。
將生育政策的重心從生育數量調整轉到生育支持上,將婚嫁、生育、養育、教育一體化考慮。黨的二十大代表、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敬靜說,報告作出“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”層設計,為做好新時代人口工作指明方向。要積構建生育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和生育友好的政策支持體系,打好政策“組合拳”,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。
新時代10年,我國共同富裕建設取得新成效,為今后推進共同富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,人均收入水平明顯提。
“我們基地去年產值約30萬元。”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殷澗鎮卸店村的菊花種植基地負責人趙志強說,基地為村民們在家門口提供了務工機會,峰期一天需要100多人共同勞作。
在種植基地不遠處的菊花加工廠內,正在分揀菊花的村民張花林告訴記者,家里大約15畝地流轉出去了,每畝地每年流轉租金500元,“聽說這里有活干,我就來這里忙活忙活,干一天活能領到100元工資,可以補貼家用。”
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部署,未來五年,“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,勞動報酬提與勞動生產率提基本同步”;到二〇三五年,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臺階,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明顯提”。
“完善收入分配制度,在城鄉居民普遍增收的基礎上,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跨入中等收入行列,將讓更多人特別是普通勞動者覺得有盼頭、有奔頭。”黨的二十大代表、圓通速遞湖南省長沙市橋分公司營運部經理馬石光說。